Alexa

碳成本內轉嫁到其他營運成本... 歐盟碳關稅反思:從減碳包裝出來的「貿易障礙」,台灣該如何找出對話空間創造雙贏?

採單向賦稅制度  對內公平、對外限制    減碳策略或貿易障礙  歐盟碳關稅反思
撰文: 黃育徵     分類:ESG快訊     圖檔來源:達志 日期:2023-08-09

今年十月,歐盟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(CBAM)將試行,經濟部為國內業者向歐盟反映疑慮;
在這項藉由「減碳」包裝出來的「貿易障礙」中,台灣該如何找出對話空間,達成攜手合作的雙贏?

歐盟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(CBAM)將在二○二三年十月試行,經濟部主要針對執行細節的申報規章,如法規、營業祕密保障等技術面疑問,替三五○○家台灣廠商向歐盟發聲。

 

歐盟的善意與經濟部的努力值得肯定,但CBAM看似在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,避免碳洩漏,實際上卻是藉由「減碳」包裝的「貿易障礙」。此貿易障礙是單向的賦稅制度,減碳責任被加諸於進口到歐盟產品的業者身上,藉此確保歐盟業者的競爭力。

 

台灣業者為搶單  陷入「五低」

 

CBAM或許為歐盟企業帶來公平的競爭環境,但單向賦稅制度設計,實則將減碳成本轉嫁他國,最終恐導致出口國勞動和經濟市場的惡性循環。台灣或所有產品製造國的中小型製造業者,為了存續,一直以低價策略「搶訂單」,業者最終只能無奈將增加的碳成本,「內轉嫁」到其他營運成本。為壓低總營運成本,業者再要求相關行政部會停漲水電費、維持低融資利率、降低土地租金、減少環境成本,最後,員工薪資與福利也會受壓抑,這即是台灣代工製造業者一甲子來的「五低」宿命。

 

諷刺的是,近年來,台灣許多媒體及所謂的專家、學者、倡議團體,以「永續之名」,把歐盟CBAM視為台灣製造業者務必承擔的企業責任,大量推出回應CBAM所需的技術與方法論課程,卻忽略其可能為業者帶來不公平競爭,不但是「貿易障礙」,也會成為「淨零障礙」,無法即時遏制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。

 

減碳應是產品消費國、製造國與原物料供應國的共同責任,三方攜手合作才有減碳的可能,缺一不可!系統性從源頭的市場消費端減碳,進而帶動製造端和原物料端的減碳,才是最務實與合理的減碳路徑。換言之,以總消費取代總生產為基礎的碳排治理與管理,才能真實反映一個國家的碳排(消費碳排等於生產碳排加上進口碳排、減去出口碳排)。歐盟CBAM「單向線性、我贏你輸」的碳邊境稅政策,僅要求產品製造國與製造業承擔減碳責任,恐帶來國與國之間相互究責的惡性經貿對話。

基金名稱(幣別)
一周績效(%)